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

  别拿“猫论”来忽悠

  南风

  邓小平有一个著名的猫论,“不管白猫黑猫,抓到老鼠就是好猫”(邓公原
话好像是黄猫黑猫,不过白和黑的反差似乎更大,更能体现出一种对比的效果,
大家就都这样用了),这句话对打破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束缚、打破个人崇拜的
迷信,起到了巨大的作用,在很多情况下都是真理。不过,中医的支持者们拿它
为中医作辩护,则是一种明显的误用,甚至有“忽悠”之嫌,错的不是这句话本
身,错在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使用方式上。

  原因在于,治病是一件复杂的事,不像“捉老鼠”那么简单。“捉老鼠”的
结果,是具体可感的,白猫、黑猫的表现,人人都可以进行判断,其高下一目了
然。而医药的疗效,则是比较复杂的,必须经过严格的统计学分析,才可以鉴别、
对比。中医是否能捉“老鼠”,捉“老鼠”的能力到底如何,是否真的有疗效,
疗效是否显著,都不能简单的依靠主观的判断。仅仅靠一些“案例”,靠一些个
体的经验,就认为中医药的疗效可靠或者显著,是不充分的理由。有些情况下,
疾病是可以自愈的,老鼠是被猫抓住的,还是自己送命的,或是老鼠看到假猫由
于“心理暗示”而晕倒,还很难说。随机双盲测试才是检验中医能否捉到“老鼠”
的唯一手段,否则都是扯淡!

  其次,中药的疗效也不能证明中医理论的正确。中医的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,
虽然理论本身是大而玄的哲学,但不妨碍在经验指导下某些中草药疗效的真实性。
这就是说,即使捉住了老鼠,也不能证明该只猫捕鼠的那一套“理论”是正确的,
它或许根本就没有经过理论分析,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,看到老鼠直接的就扑
过去了。捉老鼠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简单的条件反射模式,靠猫的经验和自然能力
也就足够了,有没有理论无所谓。但人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,生命现象是自然界
比较高级的运动形式,就不能像猫捕鼠那样,凭着一些经验就可以轻松的达到目
标。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,就想应付疑难杂症,甚至像某些“祖传中医”吹嘘的
“包治百病”,岂不是对生命的不尊重?

  即便猫能捕鼠,如果有了更好的对付老鼠的办法,还是让那只猫回到民间吧。

  (2006年10月14日 于中国,青岛,中国海洋大学)

(XYS20061116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xlogit.com)◇◇